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两位用户朋友,都深受听力问题困扰多年,但幸运的是,如今他们都实现了轻松聆听,幸福生活。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退休教师,从小患中耳炎。于1982年在镇江江滨医院施行手术,记得当时因条件有限,用了链霉素,幸好耳朵未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受损,跟人交流困难,时常闹出点笑话,让我难堪。 经人推荐,选择专业验配机构 五年前,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泰州有专业验配机构——立聪堂,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了微信联系。在她们热情周到的服务下,我配了一个助听器。佩戴后交流方便多了,但碍于面子,平时出门很少戴。直到两年前,在校外培训机构上班,上课才戴。 新技术助听器帮我解决“面子”顾虑 今年春夏之交,店里通知我到店免费调试。我又选了一款新的助听器,外观小巧、接听效果好、有蓝牙功能,解决了我“面子”上的顾虑。 风雨过后是彩虹,自从戴上新款助听器,终于可以愉快享受生活,自己工作越来越自信,不介意戴助听器,也不担心让别人知道自己戴助听器了。一些“面子”上的纠结,也终于自我摆脱了。
助听器使用,需要注意防潮
平时我依照季节的更替,注意保养,如防静电、防潮,并定期到店里保养。有一次,遇到雨季,外边湿度大,导声管有“呲呲”的杂音。在专业人士提示下,我发现原来管里有细小的水珠,将导声管拔掉,甩出水珠,用纸巾拧成细线,把管壁吸干,效果好多了。
▲我和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我的三点听力康复经验
一、确诊听力障碍后,不能回避,到正规、信誉好的店选配助听器;
二、坚持佩戴,每天不少于三到五小时,持之以恒;
三、自己打破“爱面子”,走出去主动跟人交流,实实在在补上短板。
(注:梦来为客户笔名)
本人林实华,扬州市人,今年62岁。小学四年级时,得了一场很严重的肾炎,几经反复,用的都是庆大霉素、卡拉霉素、洁霉素之类的药品。虽然病治好了,但是留下了后遗症——听力下降。19岁,我就有了耳鸣,通过听力检查,发现听力下降了很多。一位老中医告诉我:你的听力,想恢复是不可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耳朵会全部聋掉。
听力问题让我的生活充满苦恼
此后,我很难受和失望。我的性格本活泼开朗,但听力下降后,总是担心跟人打交道听不清,或者闹笑话、引起误解。心里很苦恼,性格也变得有些古怪,走在路上都会拿着一本书,路上远远地看到熟人会假装没看到,低头看书或者把头转过去,不看别人,避免和人多说话,就这样过了几十年。
双耳佩戴助听器,感觉世界都亮了
2008年,50岁的我走进了立聪堂扬州店,选配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台助听器。
第一次进店,验配师非常认真细致地给我做了听力测试,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热情的服务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只助听器。
戴上助听器,我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也乐于和别人交流了。我要感谢钱志刚和黄华两位验配师,她们非常细致地给我讲解了双耳戴助听器的好处:
不仅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有方向感,更重要是在复杂环境下可以有效的降噪,提高语言的清晰度。同时,佩戴一只助听器和双耳佩戴助听器,在嘈杂环境声中分辨率相差达60%。
她们讲得很对,如果一个耳朵就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人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呢?所以我毫不犹豫的选择双耳验配助听器,果然听得效果更好了。
现在我戴助听器已有12年了,生活质量大有提高,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经常与同学朋友聚会、聊天、旅游,过得非常开心。
征稿活动火热进行中!
立聪堂25周年之际,诚挚邀请广大用户投稿,分享“我的听力康复故事”。您的“亲身经历”和“实用经验”将帮助更多听障人士了解听力康复的科学方法,少走弯路,更快实现“轻松聆听,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