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走出听力误区
    小时候,一个翻身爸爸妈妈就知道了,长大了蹑手蹑脚的走过,爸爸妈妈也知道,现在站在背后喊他们,却总是迟迟得不到回应。不是他们不想和别人交流,而是听力障碍导致难以交流。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逐渐凸显,老年人的听力健康也应引起各方关注,但现实的问题是:人们对老年人听力问题的认识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关于老年性听力的认识误区:
    误区1:家属或老年人自己会认为老年人听力差是一种“老病”,任其发展,不去管它,这个观点或想法是不可取的。老人耳朵不好看电视或听广播会把声音调的很大,对周围人也会造成困扰;对噪声也不敏感,不会像正常人那样去避开噪声,如果老人长时间接触噪声,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器官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痉挛状态,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声性耳聋。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噪声对听力的干扰。    

    误区2;耳朵痒要经常挖;人到老年要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神经营养障碍,出现听力锐减。还有现在老年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环减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产生干裂感,有时感到奇痒,不堪忍受,通过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是这样做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弄坏鼓膜。科学的方法是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也可补充维生素E、C和鱼肝油,内耳发痒就可得到缓解。老年人听力减退,与内耳血液循环减弱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局部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环,也可保持听力。按摩时可取翳风穴(耳垂后凹陷处)、听会穴(耳垂前凹陷处与翳风穴隔耳对称)早晚各进行一次,每次5~10分钟。  

    关于老人助听器的佩戴误区:  
    误区1:有些老人在子女的关心下,佩戴了老年人助听器,但并没有感觉到助听器的实际效果,或感觉非常不适应,或感觉噪声大而不愿意继续佩戴。实际上这是因为没有康复训练的缘故。戴上助听器后,还要有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适当的期望值,还需要进行辅助训练。比如:先在安静的环境下佩戴一段时间,在家里或者比较安静的公园里散步佩戴,适应助听器的声音,等自己完全熟悉并且适应佩戴助听器的时候,再去嘈杂环境中感受,到那时再去分析哪方面哪种环境下听的不是很好,及时把情况反映给验配师,再针对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助听器调试,使自己听的更加舒适。  

    误区2:有人谠,戴助听器会加重耳聋,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些用户在习惯戴助听器一段时间后,因为各种原因不戴了,此时会感到听力似乎比以前更差了。这实际上是因为您已经习惯了听放大的声音。就好比您的视力差,戴着眼镜,看周围的世界非常清晰,当您摘掉眼镜时,看周围的世界模糊一片,您去再次验光时您的度数并没有增加是一样的道理。助听器是帮助耳朵听的更加清楚的辅助工具,是一种精细的电子产品,能够帮助听损人士提高生活质量,聆听快乐生活的工具。当然佩戴老人助听器还要注意保养机器,助听器里面全是电子元件,所以忌潮湿、高温、碰撞,需要精心保养,并且当用户患有外耳道炎、中耳炎,耳内有分泌物时不能佩戴,需要积极治疗,干耳后再佩戴。    

    误区3:老人助听器单耳佩戴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老年性听损大多属于双侧耳均有听力下降,双耳的听力损失水平差别不会很大。原则上,老年性听损应双耳佩戴助听器,才能够充分发挥助听器的助听效果,增加方向感,提高对声音的分辨率,听到更清晰的声音。不同的个体对助听器的感觉是不同的,一定要自己亲自试戴助听器,体会一下双耳配戴助听器的感觉。当然如果经济情况不允许,也可以先验配一个助听器,等以后有条件了,再选配另一耳助听器。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幸福生活紧密相关。听力健康关乎老人与社会及家庭的正常交流与融合。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听力健康,让老人快乐幸福地享受退休后的生活。    


卞军:国家认证二级(特级,中国目前仅三位)助听器验配师。从业17年来,致力于解决各类听障患者的听力疑难问题,经常在内外部举办的各项服务竞赛中获奖。多次受到用户来信表扬,是无锡当地用户口碑相传的卓越验配师。2013年8月参加第四届全国验配师技能竞赛,获得团队冠军,个人亚军的好成绩。2015年5月带领无锡团队在立聪堂第二届验配技能大赛中获得团队冠军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