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心态,活出快乐而美丽的人生

    上帝关闭了你一扇门,必然为你打开一扇窗,而为我打开这扇窗户的就是立聪堂

    我自幼双耳失聪,右耳听力完全丧失,左耳残留75分贝。我很幸运,在家人、老师和立聪堂热心人士的关怀和帮助下,对口型、学拼音识字,凭着及其艰辛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心,终于说出了较为清楚的普通话。此后我从事教书育人职业,我的口语变得越来越清晰、流畅,由此为我和正常人交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00年冬天我通过《扬子晚报》,认识了立聪堂,在立聪堂佩戴了瑞声达深耳道助听器。十余年来,我深切感受到立聪堂人的专业精神,我的生活从此步入春天。

    失去听觉,容易造成精神活动的贫乏,导致心理上的压抑、苦闷,甚至扭曲,如何培养聋人良好的心态是关键所在。对此我有切身感悟。从小到大,四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使我明白,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态,才会大大减少因听障而带来的心理上的压抑和苦闷,从而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

    可以说,我的成长经历了四个阶段,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即如何看待自己是一个聋人的问题。我自幼双耳失聪,父母为我跑遍了大江南北,吃了不知多少苦,找了不知多少人,花了不知多少钱,也没能治好我的耳朵。这就是我成长的第一阶段:就聋治聋。

    到了三岁半,父母发现,再这样下去,只会耽误了对我的教育。当时,他们仅仅希望我学会说话,所以就开始潜心教我学说话,直到6、7岁,我才能说出较为流利、顺畅的语言。这就是我成长的第二阶段:就哑治哑。在这一阶段,我朦朦胧胧的感觉到我自己是个聋人,但并没有觉得它会给我带来什么。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父亲特别注重对我的智力的开发。这就是我成长的第三阶段:智力开发。在这一阶段,我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创造了许多奇迹。八岁时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500位数字,在普通小学连续跳两级,初中为了求解尺规作图三等分角,自学完高中乃至大学全部数学课程。这时,我十分自信,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聋人。

    但是上了中学后,由于我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加上自己听不见,在人际关系上屡受挫折。这时,我开始正视自己是一个聋人,但是,却由此带来了自卑感。父亲也从中明白:智力开发只是表面的现象,良好心态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他对我的教育,由智力开发转向了良好心态的培养,这就是我成长的第四阶段:良好心态的培养。

    我深感,如果一个聋人,生活在听力残疾和由于失聪而导致的心理残疾的双重阴影下,活着将会是一件多苦多累的事啊!反之,在良好的教育下,聋人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可以弥补听力上的缺陷,活出一个快乐而美丽的人生来——

    2001年,我被聘为县政协五、六两届委员,参政议政,提案多次获奖,被政府采纳。

    2004年,我女儿在我的精心培育下顺利考入安徽最好的一所医科大学,五年后又以高出全国线81分、初复试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南医大公费研究生。同年,因教学成绩突出,本人又被聘为中学高级教师。

    2006年,出版第一本书《家教》。

    2009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向全国隆重推出我的新作《怎样骂孩子—责备孩子的艺术》首印10000册,记录女儿成长故事《我送女儿上南医大》在滁州广播电视报上连载......

    卡耐基曾经说过:成功=85%的人际关系+15%的努力,可见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而聋人由于失聪,在交往上处于劣势,是弱者。但是,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性格和心态,甚至可以弥补听障这一不足。    

    (作者笔名更生,立聪堂用户,安徽全椒县职业教育中心老师,当地著名的教育专家)